大学科技园
转移转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科技园 >> 转移转化 >> 正文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相关实验试剂盒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9日
浏览次数:

科研成果名称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相关实验试剂盒

科研成果类型

其他

科研成果简介

(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创新点等)


1. 核酸柱式提取试剂盒

本核酸柱式提取试剂盒采用高效、创新的柱式分离原理,针对RNA、质粒和环状RNA的提取与回收进行了优化,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该试剂盒能够从细胞中提取高纯度的RNA,提取的RNA具有260/230和260/280比值均大于2,符合RT-PCR、Northern blot等实验的高标准,且无毒、无味,确保使用安全,适用于各类实验室。

在质粒提取方面,本试剂盒支持多规模提取,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小规模提取(5mL过夜菌液)可获得约25ug质粒,适用于多种基础研究;中规模提取(50mL菌液)最多可提取300ug高质量质粒,2mL小型柱适合常规台式离心机;大规模提取(200mL菌液)可获得500-1000ug质粒,满足大规模基因克隆和转染需求。

除了RNA和质粒提取功能,本系统还具备环状RNA回收和PCR产物回收功能,进一步拓宽了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领域。该体系操作简便、无毒无臭、提取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能满足基础科研到高通量实验的多种需求。

此外,本试剂盒的成本较低,相比市场同类产品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

总之,本核酸柱式提取试剂盒凭借其高效、环保、安全且成本低的特点,是科研人员进行核酸提取的理想工具,有助于推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2. 荧光素梅检测试剂盒:

本Luciferase检测试剂盒可广泛用于多种Luciferase的化学发光检测,包括Firefly Luciferase、Renilla Luciferase、NanoLuc等类型(底物不同,可做双萤光检测)。该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提供较强且稳定的信号输出,适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尤其在药物筛选、基因表达、转染效率和信号转导研究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优势在于灵敏度高,信号稳定且重复性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与市面上同类产品相比,本试剂盒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价格相对较低,能够帮助实验室降低试剂使用成本,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由于其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特点,广泛适用于学术研究、基础研究以及高通量筛选等多种研究场景。

总之,本Luciferase检测试剂盒不仅在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同时在经济性方面也具有较强竞争力,是科研人员进行化学发光检测的理想工具。

3. ECL检测底物:

本ECL检测底物专为Western Blot膜显影设计,采用化学发光原理,在高灵敏度下进行蛋白检测。该产品提供两种类型的底物:常规显影底物和中显影底物,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常规显影底物适用于中至高丰度蛋白的检测,具有标准的信号输出和较长的发光时间;而中显影底物则提供更高的曝光强度,适用于低表达量蛋白的检测,具有更强的信号输出和较短的发光时间。

这两种底物均能提供稳定且灵敏的信号,确保Western Blot实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中显影底物特别适合需要高曝光强度的实验,能够有效提高检测限并缩短显影时间。

此外,本试剂盒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性价比更高,能够有效降低实验费用并提升实验效率。

总之,本ECL检测底物凭借其卓越的性能、灵敏的信号输出和经济的成本,为Western Blot实验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表达、功能分析及其他生物学实验。

4.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本支原体检测试剂盒目前主要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能够高效、灵敏地检测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PCR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支原体DNA,从而确保细胞培养的纯净性,避免因支原体污染而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

此外,我们正在开发基于化学发光的支原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提供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并且具有更简便的操作流程。与PCR方法相比,化学发光法可能在检测速度和操作便捷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保持高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该检测试剂盒适用于各类细胞培养实验,尤其是在生物制药、疫苗研发等领域中,能够有效确保细胞培养的质量,避免支原体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本支原体检测试剂盒通过PCR方法提供精准的检测解决方案,并将通过化学发光方法的开发,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便捷性,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支原体检测工具。


是否有

转化意愿

期望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

转化预计时间

短期1年内

转化需求

资金

专家姓名

孙阳

性别

所在部门

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学院

职称

教授

研究方向

肿瘤药理学

电子邮箱

yangsun@xzhmu.edu.cn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