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产业政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政策 >> 正文

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徐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1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技创新驱动,当前处于萌芽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备成长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对未来经济社会具备重大引领和变革作用的前瞻性产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相关工作要求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助力徐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徐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资源集聚、要素集中的比较优势,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升级,推动产业延伸、裂变、融合,着力培育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链条,构建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5+X”未来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产业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布局,重点突破。坚持全市“一盘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潜心研究技术变革方向,研判产业发展趋势规律,保持定力耐心,统筹全市未来产业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努力在氢能与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率先布局突破。

创新驱动,场景牵引。坚持未来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未来化双向发力,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加快向未来产业领域集聚,驱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依托淮海经济区巨大制造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前瞻谋划、滚动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产业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开放合作、安全有序。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区域科技产业分工合作,推动跨领域跨组织协同创新,提升未来产业开放合作水平。创新未来产业治理,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加快培育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性未来产业,“5+X”未来产业体系初现雏形。密切关注未来网络、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支持开展不确定性技术预研。建设若干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未来产业科技园,引进和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战略科技人才(团队)、重点企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到2030年,“5+X”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完善,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实现从有到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加速涌现,建成2个左右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未来产业先导区。

到2035年,“5+X”未来产业体系实现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和先进安全。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世界一流企业,形成5个左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未来产业集群。

二、发展方向

(一)加快培育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

1.氢能与新型储能。围绕构建“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工业副产物提纯制氢,探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热解制氢,发展固态储氢、液态储氢、氢能量转换储存技术及关键材料,加强氢燃料电池、氢能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提升重卡、叉车等氢燃料整车制造水平,推动“氢能+工程机械”全场景应用。按照“一站一议”原则,科学合理布局氢能基础设施。新型储能重点攻关锂电储能系统电池包放电深度(DOD)效率提升、超级电容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加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提升储能材料、电池电芯、变流器、系统集成和能量管理等产业集聚化程度,鼓励发展深地储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加快实现全产业链商业化应用。有序推进独立储能电站规划建设,以场景牵引带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2.深地空间利用。瞄准推动“深地科学—装备制造—空间利用”链式发展,积极探索拓展深地空间开发利用领域,重点支持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地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加强前沿基础研究。鼓励发展深地空间精细探测、挖掘钻取、智能建造、灾害预警等深地开发利用装备制造。大力开发深地空间应用场景,突出能源物质封储、储碳固碳技术研发应用,积极推动关退矿山、深地空间大规模储气、储热、储油、储废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强深地空间智能建造,推动地铁、长深隧道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强化深地空间利用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联合开发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第三代半导体。以发展相对成熟的碳化硅(SiC)、氮化镓

(GaN)材料为切入点,在做大做强半导体先进封测环节的基础上,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重点发展6英寸以上碳化硅、氮化镓衬底晶圆、晶体管功率器件等相关材料及关键器件,大力发展光刻机、曝光机、等离子体刻蚀系统、纳米孔径分析仪、晶体生长炉、金刚石线切割机等关键设备,做强大功率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加热器、整流罩、过滤器等关键部件。积极招引薄膜沉积设备、半导体封装设备、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等设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半导体设备制造等特色领域,超前布局发展氧化锌、氧化镓、金刚石等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着力打造全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地。

4.细胞和基因技术。依托徐州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国地联合实验室、江苏省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大力发展CAR-T、CAR-NK、CAR-iNKT、CAR-M、TCR-T等靶向型免疫细胞治疗药物产品,探索发展体细胞重编程、类器官、组织器官再生等前沿技术,积极发展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鼓励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液体活检、体外免疫诊断等基因诊断技术,加快突破新型基因治疗载体研发,着力降低细胞治疗成本、增强产品可及性。深化产医融合发展,支持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增设细胞和基因技术相关学科,积极建设细胞治疗药物临床评价中心等创新平台,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实验室、细胞治疗专病数据库、生物样本库等服务平台,赋能疾病诊断、靶点筛选、临床试验、产品开发等科学研究,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临床试验到医疗保健全链条闭环。

5.通用人工智能。立足徐州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多场景应用。结合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工程机械相关企业加大人工智能相关研发投入,开发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控制、无人驾驶等一体化工程机械,主动承担和参与智能工程机械动力、控制、可靠性等关键环节标准制订,加快打造工程机械大模型,持续掌握未来工程机械产业竞争主动权。积极招引云平台、大数据、大模型、智能机器人、集群大系统、车机系统、中央域控、智能超充等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具有“云—边—端”体系架构的未来智能系统,率先在矿山施工、道路施工、港口运输、应急救援、特种作业、军工等领域开展场景应用,引领徐州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面向安防、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AI+”产品应用,加快服务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探索开展类脑多模态感知与信息处理、类脑芯片与系统、类脑计算系统等类脑智能技术研究,创新研发脑机接口、人机交互新技术新设备,推动建设类脑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支持有序建设未来产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小型超级计算中心等算力设施。

(二)重点关注一批前瞻性技术方向

紧跟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瞄准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多方向、多路径开展未来技术预研。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推动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等零碳负碳技术研发,突破二氧化碳制备燃料和烯烃、光电催化转化、生物固定转化等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推动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在能源系统、工业领域率先应用。前沿新材料重点关注石墨烯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纳米材料、超材料、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3D打印新材料、先进激光材料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一代材料革新一代装备。虚拟现实瞄准文旅、教育、建筑等特色领域应用,大力开展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内容生产、数字孪生等技术攻关,提升关键器件、终端外设等供给能力。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元宇宙中的融合创新,探索用户参与的技术创新和内容生产新模式新业态。生物育种以关键目标性状选育和核心育种技术开发为主攻方向,加快突破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多基因聚合、高效基因编辑等关键技术,提升甘薯、大蒜、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育种能力。支持丰县、沛县等地加快盐碱地治理开发利用,探索培育和筛选盐碱作物。

密切关注未来网络、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支持开展不确定性技术预研。未来网络重点关注高速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6G)、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合成生物重点关注定量合成、蛋白质设计、细胞设计、高通量筛选等技术;量子科技重点关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类人机器人重点关注感知与控制、高保真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关键技术。及时发现、掌握细分关键领域突破性成果,推进技术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强的科技成果在徐落地转化,不断拓展我市未来产业体系。

三、重点举措

(一)突出科技创新策源。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科学设立未来技术学院、学科,面向产业实际应用需求,自主开展未来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充分发挥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快提升江苏省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省、市级创新平台功能层级,全力推进深地空间流态物质运移综合实验设施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研发组织,加大未来技术研发投入,增强未来技术创新能力。(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技术中试孵化。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深地空间利用、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和质量(工艺)验证平台,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服务能力。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强化全市未来产业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设,畅通科技成果发现、孵化、产业化服务水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高校院所采取专利等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先使用后付费等多元化方式,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动产业强企育链。围绕“5+X”未来产业领域,突出重大项目靶向招引,定期遴选和推进未来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未来产业“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企业和初创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招引和培育细分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未来产业企业梯队。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未来产业,支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促进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应用全链条发展,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产业培育链路。〔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开展应用场景示范。发挥场景创新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引爆作用,支持氢能和新型储能等领域建设技术验证场景,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建设开放综合性和行业类融合应用场景,以场景应用推动技术开发、产品定型、用户群体培育、市场需求挖掘、后市场服务,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的场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路径。聚焦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率先探索建设5.5G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工厂、灯塔工厂、未来社区等典型应用场景,面向社会有序开放。围绕培育和打造未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应用场景,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应用场景促进机构,强化未来产业场景应用服务。〔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办(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创新人才集聚。支持在徐高校开展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创新,完善学科设置、项目资助、人才培育关联机制。以“彭城英才计划”为统领,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未来技术的领军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给予支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按照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模式,推进校地校企共建产教协同育人基地、人才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和模式,打造未来技术卓越工程师团队。建立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长期稳定支持一批未来产业青年人才。健全未来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加大产业基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组建全省未来产业天使基金,积极组建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市场化创投基金,推动其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大力发展专利、首贷等科技信贷产品,合理运用“苏科贷”“人才贷”“苏质贷”“苏知贷”等金融产品,探索开展“企业创新积分贷”试点,加强未来产业重点项目信贷保障。鼓励企业开展上市、众筹等融资,深化知识产权资产股权化、证券化等新型金融服务。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保障未来产业发展资金多源性。(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徐州监管分局、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创新未来产业治理。加强产业统计监测,科学反映未来产业发展水平,优先给予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工作成效明显地区表彰通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确保安全可控前提下,加快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探索“观察期”“包容期”等新型监管举措,实施提示预警、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营造宽容创新环境,建立未来技术创新免责机制,对企业、高校院所等在探索性强、风险高的未来产业投资、原创技术研究、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因不确定性、难预测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损失,相关负责人已尽职尽责、决策和实施程序合规、个人未谋取非法利益的,给予责任减轻或豁免。〔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深化开放合作交流。加强未来产业对外开放合作,支持龙头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建设离岸技术创新或孵化机构,推动重大技术、创新人才双向开放和交流,支持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等领域企业加强关键材料、关键资源战略储备。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主动对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未来产业先发城市,积极建设未来产业“科创飞地”,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深化淮海经济区对接合作,强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字号”创新平台等战略科技力量联合培育,协同开展未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服务,推动产业链跨区域布局,共育未来产业集群。(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未来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进未来产业重大问题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建立健全动态研究、滚动摸排、跟踪调整的工作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成果转化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部署。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落实未来产业发展重大任务。加强工作指引,整合有关部门、行业专家、智库单位等力量加强前瞻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跟踪。〔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按照突出重点、错位支持的原则,统筹

全市涉企和人才资金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加大对企业外部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算力、数据等发展要素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扶持,支持各县(区、市)结合实际出台差异化支持政策。实施未来产业政府采购计划,加大采购前沿领域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营造发展氛围。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深化未来技术科普教育,推动更多人群了解和应用未来技术。发挥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未来产业应用及宣传推广中的关键作用,定期组织举办未来产业发展研讨、论坛等交流活动,加强新闻媒体对未来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